最近,在美國見到了不少老朋友,都是這兩年陸續搬過來的,目的是為了孩子上學。對於一個家庭來說,這樣做的成本很高。一方面是家庭支出劇增,另一方面是夫妻處於事實上的兩地分居狀態。但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值得,原因是孩子比以前健康開心了。
  為什麼同樣一個孩子,在中國和美國上學的結果是如此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呢?我試圖從美國人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教育。
  從教育者角度來看,美國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合格的或優秀的社會公民,是一種公民教育。所有的公立學校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本州人民的文明素質,而私立學校的目標是培養未來的領袖,當然更加重視對學生的公民教育。
  首先是非常強調溝通。老師經常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想法真實準確公開地表達出來,而不是憋在心裡不說。因此,大多數美國學生比較直接和陽光。另外,學校會通過各種聚會、活動和組織提供平臺,創造學生和其他人溝通交流的機會。老師也會通過各種途徑訓練學生如何準確地表達自己,同時,如何正確地理解他人。
  其次是允許學生犯錯。美國人認為,任何人都會犯錯,即使是聖人也會如此。在美國人看來,重要的不是不犯錯,而是對待錯誤的態度,要勇敢地承認錯誤,對錯誤造成的後果承擔責任,對因為自己的錯誤而受到傷害的人真誠地道歉——道歉是美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做到了這些,一個人即使犯了再大的錯誤,自己也會坦然面對,至少不會心裡不安——當然,還是要盡可能避免犯錯誤。面對人們犯錯之後的精神壓力,美國社會提供了兩項重要機制予以幫助:一項是宗教懺悔,另一項機制是心理治療。
  第三,盡最大可能發現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優勢,為他(她)提供針對性的教育,不斷提升他(她)的自信心。
  一個朋友的孩子從小不但學習成績不好,幾乎就沒有讓人覺得好的地方。因為體型太胖,他的脾氣也變得極為暴躁,和所有人都無法相處。特別是剛到美國的時候,因為語言不通,情況更加嚴重。就在家長和孩子都快要絕望的時候,有一天,學校的音樂老師找到孩子,對他說,我感覺你的音域可能很寬,你來跟我學歌劇怎麼樣?慢慢地,孩子喜歡上了歌劇,因為他發現,在唱歌的時候他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感受世界。特別是當夜幕降臨他站在舞臺中心引吭高歌時,他可以把他所有的情緒都淋漓盡致地發泄出來。更重要的是,唱歌劇的過程讓他找到了自信。他想,歌劇我都能唱好,其他的事情為什麼就做不好呢?結果先是英語很快變好,接著其他文化課的成績也隨之上升了。當他有一天對爸爸說自己的理想是去紐約的茱莉亞音樂學院(The Juilliard School)上大學時,我的朋友簡直驚獃了,那是全世界最頂尖的專業音樂院校啊!他從來沒有奢望過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
  其實,像這樣一個在國內學校看起來一無是處到了國外卻仿佛變了一個人的孩子大有人在。實際上,這就是教育的價值和魅力所在:它使絕望的人變得擁有希望,使人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從受教育者的角度來看,許多美國人受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發現自我,使自己最終成為應該成為的那個人。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他(她)們非常重視自我的感受,自己和自己比較,今天是不是比昨天有了更多的進步。老師也鼓勵學生這樣做。
  一個朋友的女兒在學校里做的幾乎每一件事,都會受到表揚,以至於孩子自己都感到不好意思,經常困惑地問爸爸:“我真的有那麼棒嗎?”——在國內,她從來沒有受到過老師的表揚,因為學習成績不好。但美國人的確是這樣認為的,只要你做的比上一次好,就是“Good Job!”(好樣的)他們並不虛偽。在美國學校,特別是在幼兒園和小學,學校從來不會讓學生和家長有任何機會去做相互間的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是在個人意義上最棒的一個。這是美國學生甚至美國人普遍具有強烈的自信心的重要原因。
  美國是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人口又不多,因此在教育問題上就比較從容。相比之下,中國的資源,特別是各類優質資源有限,再加上人口數量實在過於龐大,必然在教育問題上比較緊張,更加強調競爭性。因此,許多看起來在美國實行效果良好的教育制度,中國卻根本實現不了。問題的關鍵在於供給和需求之間的差額太大,我們投入不起。
  從這個角度看,僅僅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讓我們的教育變得更加多樣化,更富有彈性和適應性,能夠盡可能地滿足各類不同人群對於教育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成功者——這樣也許我們就可以不用再漂洋過海,把孩子送到異國他鄉接受教育了。  (原標題:為什麼有的中國孩子到國外會變了一個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r36jrdqw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